朱小松竹雕(明代朱小松)
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嘉定竹刻的艺术特色?
- 2、明清雕塑的雕塑家
- 3、嘉定竹刻艺术特色是什么?
- 4、嘉定竹刻的历史源流
嘉定竹刻的艺术特色?
以刀代笔,以书法刻竹,是嘉定竹刻的主要特点和传统技艺。嘉定竹刻艺人以刀代笔,将书、画、诗、文、印诸种艺术融为一体,赋予竹以新的生命,使竹刻作品获得了书卷之气和金石品味,风雅绝俗,成为历代文人士大夫的雅玩。
嘉定竹刻历史悠久,早在明清时代就是上海地区的著名工艺品。嘉定竹刻主要有平面雕和立体雕两种。立体雕以竹根为主,平面雕以扇骨、笔筒、花瓶等。雕法有阴刻、阳刻、皮雕、模雕等多种,其中以留青皮雕最具特色。
江南竹刻工艺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两大派:一是“金陵派”,二是“嘉定派”,以“嘉 定派”更为繁荣。清代时,嘉定县城已成为竹刻工艺的中心。
嘉定派最早的创始人是朱鹤,在嘉定竹刻艺术中,以朱鹤、朱缨、朱稚征祖孙三代最为著名,被誉为“嘉定三朱”。
嘉定竹刻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。嘉定竹刻的主要特点和传统技艺是以刀代笔,以书法刻竹。嘉定竹雕艺术家用刀代替笔,将书法、绘画、诗歌、文学、印刷融为一体,赋予竹子新的生命。
通常也指用竹根、竹材、竹器雕刻成的雕塑工艺品。
明清雕塑的雕塑家
清明时期的四大雕刻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四位雕刻家,他们是顾恺之、王世充、楼宇、赵孟頫。这四位雕刻家都是在明清时期的中国艺术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,他们的作品被誉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珍品,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。
蒋少游(约5世纪30年代——501)蒋少游,山东博昌人,北魏文学家、书画家、建筑家、雕塑家。史载其“慧敏机巧,工书画,善画人物及雕刻”,由此受到北魏朝延汉族重臣的礼遇。
分别是宋代文学家苏轼、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和清代文学家袁枚的塑像。
魏晋南北朝:戴奎、戴顺父子,蒋少游,僧祐,司马达。隋唐:韩伯通,宋法智,吴志敏,安生,杨惠之,张爱儿,员名,程进,窦弘果,毛婆罗,孙仁贵,金忠义。
据《明清近现代竹雕名人录》记载,清代有叫张学海的雕刻家,是上海人,不是安徽人。张学海:一名张学,清晚期江苏嘉定(今上海市嘉定)光绪年间,以擅雕竹根而闻名。崇尚古朴,精选雕材,细心雕刻,得朱松邻秘法。
雕塑家廖新学做代表作是:《牧马人》。廖新学(1900—1958),云南富民县人。1919年,到昆明“如真像馆”当学徒。1937年,油画《农民插秧》《渔家生活》《昆明大水灾》《昆明火药库爆炸》在云南省民众教育馆展出。
嘉定竹刻艺术特色是什么?
1、嘉定竹刻。以刀代笔,以书法刻竹,是嘉定竹刻的主要特点和传统技艺。
2、嘉定竹刻历史悠久,早在明清时代就是上海地区的著名工艺品。嘉定竹刻主要有平面雕和立体雕两种。立体雕以竹根为主,平面雕以扇骨、笔筒、花瓶等。雕法有阴刻、阳刻、皮雕、模雕等多种,其中以留青皮雕最具特色。
3、江南竹刻工艺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两大派:一是“金陵派”,二是“嘉定派”,以“嘉 定派”更为繁荣。清代时,嘉定县城已成为竹刻工艺的中心。
嘉定竹刻的历史源流
1、年,政府组织嘉定手工艺竹刻生产小组,吸引年轻人学艺,使这门技艺得以流传下来。1999年,艺人张伟忠开设了新篁馆、使嘉定竹刻重放光芒。2006年,经国务院批准,嘉定竹刻入选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2、嘉定竹刻历史悠久,早在明清时代就是上海地区的著名工艺品。嘉定竹刻主要有平面雕和立体雕两种。立体雕以竹根为主,平面雕以扇骨、笔筒、花瓶等。雕法有阴刻、阳刻、皮雕、模雕等多种,其中以留青皮雕最具特色。
3、远在纸墨笔砚发明之前,中华先民们已经学会用刀在柱子上刻字记事。这种最原始的竹雕,应该先于甲骨文。因为,甲骨文已经具备书法艺术的三个要素,而所谓竹刻记事,最初刻的仅仅是符号。